海棠书屋 > 其他小说 > 不容错过的诡异事件实录 > 第056章 意外的录取通知
    在学校的普通显微镜下,避鬼珠上阴刻和阳刻的文字展现在我的眼前,但依旧显得很小,看着很费眼。

    而且,文字还是繁体古字,还有些像初中历史书上所学过的甲骨文、青铜金文等文字,的确不太好认。幸好是还有标点符号,基本上只有逗号和句号,要不然更难以断词断句,意思也不好理解。

    尽管如此,面对这样的文字,当时的我根本不能完全通畅地辨认、阅读,更不用说理解其中的含义。当然,这些文字看起来很有风骨和艺术美感。

    面对密密麻麻小如蚁腿的文字,我一筹莫展,仅仅知道这些文字分成十大部分,因为壹到拾这十个繁体字还是认识的。可要具体知道内容,恐怕没有专业的古汉语字典也是不行的。

    在盘龙镇的新华书店里,我只看见过新华字典以及词典之类的工具书,像这种要靠繁体古字反查为现代字、发音的字典,根本就没有。更何况有些像甲骨文一样的字,那更需要极为专业的工具书才行了。

    面对这几乎可以叫做“古老”的避鬼珠,里面成千上万的文字,其真正的含义已完全吸引了我,让我很想知道里面到底记载着些什么。

    结果,我想了个办法,便是临描这些文字。专门拿了个笔记本来,借着显微镜的帮助,我拿起笔来,就干起了这事。笔记本不是我掏钱买的,是盘龙初中曾经颁发给我的奖品,每学期都有好几本。擺渡壹下:嘿言格 即可免費無彈窗觀看

    每一个字,我都尽量临摩,尽量达到与原文笔划相同。遇到写不好的,还得先在草稿本上先预写几回才罢手。

    时值盛夏,天气相当炎热,吹着风扇,开着灯,我又进入了开夜车的日子里。白天上课,晚上就干这事。有时候晚上平哥叫我出去吃饭喝酒,完了回来,还是继续做这事情。

    避鬼珠,就像一个有着无穷无尽吸引力的谜,等着我去破解。学校里也不管显微镜的事,实验器材室长期没人会去过问的,这倒给我了便利,不用担心显微镜。不用的时候,放在床底下就行了。

    其实,我也想把临描下来的文字给平哥看。可文字开篇的繁体古字我倒认得,叫做“缘者观,外人莫见”,这个意思大家都懂,我就不细说了。

    我也在想,三爷爷是在台湾做教授的,他应该知道这珠子上面的文字吧这珠子很神异,不会是普通之物。他留给我,也是别有用意,很可能也是给我一个人看的吧有这样的理由,我觉得就足够了。

    因为我上学的时候,也是看武侠小说的,大略也将这样临描下来的文字当秘笈来对待了。

    就这么临描着,一天晚上我差不多也能描下上千个字,累得眼睛生疼,手也发软。主要是字体是朱砂红,挺影响视力的。

    不过这样倒也不错,有的字还是重复的,让我对它们的笔划、写法也是可以记忆、熟练的。这样的进程,到后来是渐然渐快,也渐轻松了些。熟能生巧,虽不知意,但写起来顺手得多,书法倒还练得不错。

    这期间,1997年8月9日,我收到了中师统招录取通知书,是直接由中等师范学校寄到盘龙初中来的。

    然而,让我和平哥以及所有老师都郁闷的是,我没有考上龙门师范校,反而是营山县师范学校录取了我。统招培养的学费不多,第一学期七百块。就我暑假补课的收入来说,够了。

    我有些失落,以我的成绩,居然不能到离家最近的龙门师范学校上学。交通费用都是一笔额外的花销。我还想到龙门峡去一趟呢

    平哥和老师们也是议论纷纷,觉得我的成绩上龙门师范学校也完全不成问题的,那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相反,我的同学何旭平考上了委托培养,多交六千块,居然是被龙门师范学校录取了。

    百思不得其解之下,平哥安慰了一下我,让我别多想了,既然如此,也就只能去营山师范上学了,远一点无所谓,等毕业了,工作安排上看他的就行。而他呢,当天就去了南充,准备打探个究竟出来。

    结果,平哥到了嘉陵区教育局,找到了当时的局长黄某林。他并不认识黄某林,人家自然也不认识他,而是通过平哥一个做嘉陵区宣传部副部长的朋友找到的,还一起吃了顿饭,才捞到了实情。

    当时的录取情况是这样的,根本没有根据上线学生的志愿走,是因为市教委的一个文件精神,要求将所有考上统一培养的学生平均分配,实现整个市辖七所中等师范学校的均衡发展。

    结果,所有的统招生被做成了阄,由市教委抓阄分配,这个学校分一些,那个学校分一些。我呢,自然就被命运安排去了营山师范校。同样,委培的学生也是这么分的。

    当时,平哥回来还说,黄局长也很郁闷,因为他有个侄子叫黄波,考得也不错,他都希望插手,将黄波分到龙门师范校,结果也是被分到营山师范去了。

    没办法,嘉陵区教育局长侄子尚且如此,我这样没背景的学生又如何呢认命吧只能去营山,上三年学,期待毕业分配的时候平哥的关系能发挥威力吧

    1997年8月30日,平哥将我送往营山师范校报到。走的前夜,大姑、大姑父、建科二哥、素梅二嫂、小姑、小姑父都来我家了;我外公、外婆、大舅、二舅、小姨、小姨父也来了;二妈、天林大哥、子华大嫂、小晴二嫂、大妈、天东哥都在我家吃的晚饭。

    当然,要不是我爸烧了老祠堂屋、失踪,恐怕我去上学的前夜,将会有一场盛大的欢送晚宴。但事实如此,只能家族里亲近的血亲们在一起。大家也送了礼,一百二百都有,天东哥也送了五十块。

    我第二天走的时候,身上带上了2500块,有我挣来的,有亲友给的,也有我妈积攒的钱。二千五,我的学费和一学期的生活费。我不打算中途回家了,来回车费也贵。

    走的时候,我妈、我妹和亲友们将我送到古坟垭口坐车。我妈掉泪,因为儿子要去远方了,从来没离家那么远。小花依依不舍,低声汪汪如泣。

    我妈、二妈、大妈她们,都是叮咛嘱咐,让我好好学习,照顾好自己等等,都不与细说,但那种情景,还是让我难忘。真的亲情的关怀和牵挂,是永远不会磨灭的。

    我和平哥到了南充,没能买到开往营山的火车票。成都到达州的铁路开通,经过南充、蓬安、营山的,从南充到营山火车票14块。我们坐了老旧的卧铺大巴车,每人车费30块,在老公路上晃簸了六个小时,半下午才到达营山,那时它只是一个脏乱、落后的小县城。

    平哥以前也送过95级几个学生到营山师范报到的,也是轻车熟路,带我去了学校,报名,找了我的班主任,再把我送到宿舍里,一番安慰、鼓励后,便去了火车站坐车回返,因为第二天盘龙初中也开学报名,还要开会。

    那个时候,我已经将避鬼珠里的文字全部临描了下来,整整300页的笔记本都写满了,就放在我随身带着原木色老书箱里。

    至此,我开始了三年的中等师范生涯,住足球场外面男生宿舍四楼411寝室,有室友七人。

    正式开学后,白天就是军训,被训得很惨,晒得极了。晚上有晚自习,大多数同学不会看与学习相关的书,只是聊天、看小说、男女打闹。没办法,大家都是初中三年苦读出来的,上初中学习压力就大,到了中等师范来了,放松了,简直太放松了。考试追求的就是“59分犯罪,60分万岁,61分浪费”,及格就行。

    而我,当年9月3号的晚上,晚自习时就去了学校的图书室,借到了一本古汉语大字典,拿回来,坐在教室里翻看。

    我的同桌吴波,老实、内向,委培生,感觉很奇怪,问我看那个干什么。我笑了笑,说挺有意思。他有点无语,没多说什么,低头看一本租来的陆小凤去了。

    我自然不能将避鬼珠笔记本拿出来对照着查字典,这得悄悄进行。在晚自习课堂里,顶多是按着记忆去查一些字,看看它们的意思、发音等。等到宿舍里没人的时候,再翻出笔记来看。

    就这样干,终于让我明白了避鬼珠记载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