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穿越小说 > 最强兵王在三国 > 第17章 执掌观阳县
    康王府,书房。

    刘赫和孔融相对而坐。

    孔融是北海相,是朝廷任命的,不受刘赫辖制,但刘赫毕竟是北海郡王,是刘氏宗亲,所以孔融对刘赫,也是颇为礼敬。

    刘赫亲自给孔融倒了一杯茶,摆手道:“孔相,请。”

    “多谢殿下。”孔融也不客气,呷了一口茶。他脸上挂着笑容,搁下茶杯,问道:“殿下请下官来王府,不知有何吩咐”

    刘赫道:“这一回,是有事请孔相帮忙。”

    孔融道:“殿下请说。”

    刘赫缓缓道:“事情是这样的,本王膝下长子刘宣,已经快到成年的年纪了,却整日呆在王府无事可做。本王心想,让他有点事情做,避免他游手好闲,浪费光阴。”

    孔融道:“殿下想让宣公子做什么呢”

    刘赫说道:“观阳县的县令空缺,本王希望他能前往赴任。”

    孔融听了后,眼中流露出震惊神色。虎毒尚且不食子,刘赫竟然让自己的儿子去观阳县担任县令难道刘赫不知道观阳县目前的处境吗

    莫非,是康王妃所为

    对于王府的争斗,孔融有所耳闻。

    只是,孔融是北海相,只负责北海国的政务,不涉及王府的事情,所以只要是王府的事情,他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去插手。跪求来。

    孔融问道:“宣公子来,是为了观阳县的县令一事吗”

    “是”

    刘宣直接回答。

    孔融轻叹了一声,道:“宣公子可知观阳县的处境”

    刘宣道:“请孔相指点。”

    孔融主动提及,意味着孔融愿意提点他,否则不会多此一举。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孔融对他也有不错的印象。

    孔融解释道:“宣公子,观阳县的黄巾贼凶残暴虐,而百姓则民不聊生。宣公子去观阳县,前路危险重重,一定要慎重考虑啊。”

    刘宣面色如常,不卑不亢的道:“孔相的提点,小子铭记于心。但正因为如此,我才能前往观阳县,不是吗虽然前方危机重重,却也有机遇。”

    孔融捋着颌下胡须,道:“这么说,宣公子是铁了心要去了。”

    刘宣说道:“申生在内而亡,重耳在外而生。”

    孔融的眼中,掠过一丝精光。

    刘宣把自己比作重耳,好大的口气。恰恰是这样,更令孔融欣赏。刘宣不是普通人,身上流淌着刘氏的血脉,志向远大,那是好事情。

    孔融微笑道:“既如此,本相便静候宣公子的佳音了。”

    话锋一转,孔融道:“昔日在吕中的府上,许劭断定宣公子有伊尹、周公的面相,本相倒是有一个问题,不知道当不当问。”

    刘宣拱手道:“孔相请说。”

    孔融问道:“宣公子的志向是什么”

    一句话,范围宽泛。

    刘宣心中笑了起来,志向这东西,在很多人的眼中不值一提,但事实上,作用非常大。君不见,刘备每次见到人,就先说自己是皇室宗亲,再说志向是兴复汉室吗

    在孔融这样的大儒眼中,评价一个人的前途,志向就是衡量标准。

    刘宣欲言又止,最后道:“小子说了,恐怕会让孔相笑掉大牙。”

    孔融道:“大厅中只有你我,本相保证,绝不外传。”

    刘宣坐直了身体,腰挺得笔直,缓缓说道:“小子自小立志,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掷地有声的话语,透着无尽的坚定和郑重。

    孔融闻言,瞳孔骤然睁大了,品读着刘宣刚才的话,心中掀起无尽波澜。

    好大的口气

    好大的壮志

    这一刻,孔融再看刘宣,忽然相信了许劭的判定。唯有刘宣这样有大志向大抱负的人,才能够配得上伊尹、周公的面相。

    刘宣道:“小子胡言乱语,请孔相勿怪。”

    孔融面色严肃,正色道:“宣公子缪矣,您有如此宏大的志向,本相佩服都来不及,怎么敢怪罪呢宣公子日后有什么需要帮助的,本相力所能及的,绝不推辞。”

    刘宣道:“多谢孔相。”

    此时,刘宣的心中喜笑颜开。

    这一趟拜访孔融,没想到一句话,竟然得了孔融的青睐,实在是意外收获。

    刘宣得了任命书和印绶,便告辞离开了。

    回了王府,刘宣便径直返回院子。半路上,刘宣停下来,往康王妃的院子行去。这次能成功的担任观阳县令,完全是康王妃的帮忙'。

    不去感谢一番,对不起康王妃的良苦用心'。